2022教育大事盘点

发布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189次


2022教育大事盘点


2022年即将收官!这一年,一项项教育政策稳步推进,一个个教育热点频引关注……今天起,中国教育在线将与您一起盘点那些属于2022的教育记忆。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论述背后是国家的急迫需求,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一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我国全面开启“依法带娃”时代;这一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这一年,上海高考延期,第五批7省市高考改革启动,全国29省份进入新高考周期……


教育新政亮点频出,各项改革举措让美好的教育追求扎实落地,中国教育正在向着更高水准的公平和质量目标迈进。让我们看看这一年那些值得关注的教育大事和变化↓↓↓



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除了明确父母的主体责任,还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法律责任,标志着我国“依法带娃”时代全面开启。



跳出教育看教育

1月16日至17日,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第一次系统地谈到对中国教育的判断与认知,他谈到: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基于此,他谈了对中国教育的“五个深刻认识”,并基于这些认知与判断,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求。比如巩固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等等。“跳出教育看教育”,对于我们把握教育前进的方向至关重要。



第二轮“双一流”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囊括了147所建设高校,331个建设学科(不含自定学科)。


新一轮“双一流”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更没有“双一流”高校AB类之分,但北大清华显然和其他学校不同,学科自定,显得很突出。和第一轮相比,新入围7所高校,其中广东成为最大赢家,有3所高校新入围,位居各省市第一。同时,有15所高校的16个学科被黄牌警告,“缓刑”一年,也就意味着部分学校面临被摘牌的风险。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开通。作为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的一个综合集成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自上线以来,各类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浏览量持续增加。“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永远在线的网上课堂,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提供有效支撑。”



新课标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新课标明确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并于2022年9月起正式开始实施。



劳动教育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通过劳动课这一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其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目前的课程标准和政策要求并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中考。



强师计划

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基础的基础、先导的先导。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2022〕6号),从总体要求、具体措施、实施保障等多方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出了明确方向和具体实施规划。


《强师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到2035年,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计划提出,要实施优师计划,由教育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每年为脱贫县、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1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毕业后全部到定向县任教。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新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通过推进普职融通等顶层设计,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高。


为了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新职业教育法中提出诸多“实招”:规定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等。


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意见》提出了“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



法治副校长

2022年5月1日起,《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每所中小学校将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


《办法》规定,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有关工作的人员。《办法》的适用范围是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办法》进一步明确法治副校长还需协助开展的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实施或者指导实施教育惩戒、指导依法治理等职责。



新高考

2022年6月27日,第五批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宁夏、河南、四川、云南等八省(区)正式公布实施方案。至此,全国除新疆西藏外,29个省区市均已启动新高考改革,进入新高考时代。


以人为本,稳妥渐进。相比第四批地区,第五批省市的改革方案与第四批保持一致,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高考改革通过8年时间破除了所有的明碉,基本进入稳定期。



上海高考延期

2022年,因疫情影响,上海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这也是继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后,再次出现高考延期。


通盘考虑疫情与学情,统筹兼顾安全与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适时调整,非常有现实必要。上海高考延期,对上海考生完全不影响,对全国也没有影响。因为,高考录取一直是分省录取,即招生计划一开始是分省分配的。



双减一周年

2022年,教育部继续把“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各地“双减”工作也进入落地监管的深水区。“双减”一周年,从中央到教育部党组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双减”政策被视为过去一年教育领域的“一号工程”。一年来,校内外同步推进落实,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阅读、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发展素质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双减”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但如何提高校内教育质量,最大程度满足更高教育治理追求,差异化教育需求,还是成败关键,也是难点,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与资源支撑仍有待制度化解决。


12月26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发布公示,对“首届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2月26—31日。



党的二十大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突出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放在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这是党中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理顺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联系。


显然,这一定位与当下国家面临的宏观形势直接相关,对于教育为解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寄予厚望。



考研异地借考

12月7日,教育部部署进一步做好2023年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要求各地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部署做好有关考生借考工作,对于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可提交借考申请就近借考。这是考研首次全国大规模借考,并根据考生核酸情况,开设“阴阳考场”,大幅增加了考务组织的艰难性。


2023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增加至474万人,但与去年21%的增长率相比,今年同比仅增长3%,出现大幅回落,报考日趋理性。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整理,内容仅供参考


23
2021.09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什么是感恩之心呢?

感恩的心就是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也会懂得感动并去报恩。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不断地在接收施予,并在施予中成长、成才、成家、立业,这些施予并非我们天生就应该享受,这些施予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恩惠。若我们能感受到这些恩惠,我们就具备了感情动物——人的基本特征。

感恩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第一养成感恩的习惯

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所以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可以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这就是耳濡目染!

第二充分利用各种节日

比如:在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且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那么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跟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即可。

第三父母要学会偶尔“示弱”

要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让孩子帮忙拿拖鞋;假装不舒服,请孩子倒杯水给父母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是欠他的。

第四“计较”孩子的付出

孩子没有分一口好吃的给父母,没有记住父母的一个小要求,这都是父母必须“计较”的小事。别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可这不等于我们就也应跟孩子一样随和、大度。否则,孩子会觉得你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你做什么。要让孩子懂得索取是要付出的,不能无条件地进行索取。

第五及时的表扬孩子

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满意,父母都要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赞扬他,那么孩子一定会大受鼓舞。不管孩子为你做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觉得“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从小培养孩子感恩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做子女不仅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只有学会分享和感恩,将来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道人生美丽的风景线。只要孩子胸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是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品格的人生。


20
2021.11
转载︱江南文化、文化品牌、苏州制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
“天堂苏州、最美吴中”是如何利用本区特色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
吴中区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独揽太湖水域五分之三、拥有180余公里的太湖岸线,被誉为“太湖最美的地方”。木渎、甪直、东山镇陆巷、金庭镇明月湾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星罗棋布,宝带桥、香山帮传统建筑技艺、碧螺春茶制作技艺等世界级、国家级文化遗产数不胜数。以“塑圣”杨惠之、北京故宫“总工程师”蒯祥、“绣圣”沈寿、文学家范仲淹、叶圣陶等为代表的历代先贤层出不穷。因此,说吴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点都不为过。这也是我区致力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底气和优势。
当前,我们吴中区正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全面推进“江南文化”品牌建设。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丰富平台载体,强化提升“江南文化”的显示度。文化属于精神范畴,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进行具象化的呈现。目前,我区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文化平台就是吴文化博物馆,该馆自去年6月份建成投用以来,推出讲座、课程、传习等社会性教育活动200余场,接待参观团队1100余个,累计观众已超36万人次,成为传承江南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此外,作为“运河十景”之一的宝带桥景区改建提升工程即将启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活、文兴”的“运河画卷”初显形态,“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的特色品牌持续擦亮。还有一个重大文化项目国家方志馆分馆建设,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不久的将来“江南文化”的吴中标识将更加丰富。

二是推动创新发展,强化提升“江南文化”的贡献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倍增是市委提出的明确要求。发展文化产业,我认为也是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应有之义。就吴中区而言,文化资源丰厚,传承体系完整,产业类型广泛,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企业小而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让文化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助力,吴中区委区政府今年研究出台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聚焦数字文化领域、做强文化装备制造、深化文体旅融合、加强传统工艺统筹发展等新的思路,并把引进头部文化企业、打造高水平文化产业园区和发展特色文旅带摆上了重要日程。从今年初步统计看,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将有明显提升。未来吴中的文化产业一定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三是加强文明培育,强化提升“江南文化”的契合度。文化是文明进化的内涵,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也是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吴中区在文明培育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了以区、镇、村三级服务为基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各类专业载体为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覆盖。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了40万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今年暑期开设的“家门口的暑托班”,也吸引了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再一方面,持续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通过润物无声的手段和制度化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提升文明素养、养成良好习惯,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从而实现文明与文化的高度契合。

谈及苏州在历史上留下的文化印记,必定绕不开“苏州制作”。在《天工开物》中有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的名句。如何发扬光大吴中的“苏州制作”?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是对苏州玉工的盛赞,也是对“苏作”的盛赞。苏州的玉雕在明代就以精、良、细、灵、巧名闻全国。明清时期,大批苏州工匠被征调入京,参与建设紫禁城,目前故宫馆藏的186万件文物中有三到四成“姓苏”,从自然景观到人文环境,都跟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天安门城楼,其设计师就是吴中的蒯祥。
“苏作”因其品类齐全、工艺精湛、制作精美以及极富人文特性而享誉海内外,充分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细秀美、精益求精和开拓创新,也完美阐述了什么是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的工匠精神。“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时至今日,香山营造、缂丝、刺绣、核雕、玉雕、苏扇、澄泥石刻等十多种门类的技艺在吴中经久传承、生生不息。
近年来,为发扬光大吴中的“苏作”工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大力推进特色文化载体建设。以苏作馆、苏州工匠园、苏豪文化科技创意园等为重点,着力打造集宣传展示、品牌共创、产品研发、集成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并从政策上为企业研发生产、市场开拓提供强有力支持。二是广泛开展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每年举办苏作文创峰会,先后在上海、澳门举办“移动的工匠园”苏作展示活动,连续4次举办“百匠赋能”展演,带领工匠大师和作品走出苏州吴中、走到北上广深,走向世界舞台,有效提升了“苏州制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倡导苏作工艺走进大众。鼓励工匠大师开发不同类型的工艺产品,多层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在扩大推广的同时,也让产品更接地气。

吴中区有很多非遗传承人,如何做好“人”的文章?

吴中区目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5位,其中国家级6名,省级5名,市级26名,区级108名。他们都是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也是打造“江南文化”品牌不可或缺的关键助力。吴中区对于做好非遗传承人工作非常重视,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资金扶持机制。每年设置专项经费,用于非遗传承人活动补助和非遗项目保护,累计达到400多万元。二是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广泛吸纳非遗传承人进入基层文联工作,并遴选担任学会协会包括文联领导职务,让他们有平台更好发挥作用。今年我们在成立区级“文化大使”队伍时,还专门邀请公众认可度高的非遗传承人加入,目的也是让他们在享受荣誉的同时,更好地为传播“江南文化”贡献力量。三是加强后备传承人才培育。随着各级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民间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也在提升,不少年轻人加入了传承发展的行列,这为我们建立后备人才梯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力量。与此同时,也有少数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在这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情况梳理,并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非遗项目,挖掘和培育出传承人才,尽可能地不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我们手里走向消亡。

26
2021.11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让思政教育“动”起来播报文章

近日,江苏省姑苏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姑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班的学生。他们要在这里上一堂关于“立异驱动与人才强国”的思政课。

近两年来,姑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展开系列特征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组织专业对口的二年级学生到企业上思政课。这次,该校思政部教师王周刚从公司的产品种类、发展前史、加工制作流程等内容中找深思政元素。在现场教育中,学生好像发现了“新世界”。“这堂思政课有些不同!”该校学生杜志文表明。

80后马文猛是该公司党委副书记,也是校企联手思政实践教育的企业教师。他带着学生近距离观察一线工人作业生产和产品的工序流转等。在马文猛的解说中,杜志文与同学了解了该厂建厂60余年的“奋斗史”以及主要产品、制作工艺、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

在该校汽车电子专业大三学生姜宗堃看来,到工厂企业上思政课与在校内课堂上的不同。大二时,班级前往姑苏金龙客车有限公司展开思政实践教育,半天的课程让他大开眼界,与思政理论紧密结合的企业实践让他有了知行合一的体验。“咱们要像技术工人一样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他说。

为了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人生理想,姑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立异了校内思政课程。课堂上,他们会带领学生观看《长津湖》等热播影视作品,并经过演讲、争辩的方式,将思政元素细化到每位同学心中。

姜宗堃就曾参加过一次主题为“辩一题而有知,论纵横而明志”的争辩活动。在争辩中,他具体查找相关材料,从钱学森、屠呦呦、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着手,论述了建立崇高人生信仰对于青年进步生长的意义。

多年来,该校思政部坚持“思政课堂应该走出去、思政教师应该走出去”的教育理念,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到法院旁听开庭,在姑苏宪法教育馆学习宪法;在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感受革命战争英雄身上的巨大精神;到姑苏刺绣研究所等企业工厂上思政课……

据了解,该校现已初步形成了“2+4+4+N”的课程实践体系,即两门课程、每门课程4个课内实践、4个课外实践与若干个特征实践。思政实践项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全员覆盖、全程参加,贯通“看、思、做、悟”多个环节,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

该校党委书记王新华表明,学校思政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调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迫切任务,重视实践教育路径设计的整体性和推进的协同性,实现思政实践育人形式“立”起来 、“活”起来 、“火”起来、“动”起来,构建新时代思政实践教育形式。

王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历:中国青年报

来历:中国青年报客户端